人類歷史上第一次
-
機器開始思考,人卻放棄了思考
-
算法比你更懂你,你卻對自己一無所知
-
效率空前提高,意義感卻空前匱乏
-
聯繫無處不在,孤獨感卻與日俱增
記憶上傳至雲端
決策聽令於算法
創作外包給機器
「關係」被架空
「自我」被閒置
我們被捲入永不止息的信息流
在欲望生滅的循環中兜兜轉轉
一場重遇自我與他者的觀念冒險
從 意義貧困 到 存在根基
我們癡迷的「上岸」,只是在量化界面中獲得了更好的排名
考上名校、買房買車,內心卻愈發空虛——我們把可計算的量(收入、排名、數據)當成了不可替代的質(你的獨特感受)
現代世界是一臺巨大的「質-量編譯器」,將我們的真實體驗壓縮成冰冷數字
真正的根基不在「岸」上,在你重新感受「質」的能力裏。
真正的根基不在「岸」上,在你重新感受「質」的能力裏。


從 技術焦慮 到 泰然任之
AI不是來替代你的,它逼你做回一個「人」
當機器能寫詩、能思考、能完美回應人類的情感需求時,人反而活的像個「機器」
AI的威脅不只是奪走我們的工作,更在逼迫我們追問什麼是「人」
換個視角,海德格爾在《技術的追問》中預言或許正在應驗:
最大的危機中蘊含着最大的拯救
最大的危機中蘊含着最大的拯救


從 欲望循環 到 赤貧之愛
你欲望的不是某個人事物,是欲望循環本身製造的「痛快」
過程中的小挫折讓你上癮(「小失敗」),得到後的幻滅(「大失敗」)讓欲望深化
這個循環需要一個永遠得不到的「完美對象」來維持運轉
而真正的關係始於絕對失敗:徹底幻滅之後仍然說「OK」
這種「儘管如此」的決斷,是愛的開端
這種「儘管如此」的決斷,是愛的開端


從 自我中心 到 他者時空
重要他人的期待生成了你的未來,而未來反過來重寫了你的過去
你的空間不是由坐標軸決定的,而是由重要他人的身體構成的維度




人生發展(持守)的全新視角
- 在量化世界中保持「質感」,做一個有溫度的人
- 看懂AI時代的生存法則,與機器共舞而不被替代
- 用「科學」理解「命運」,窺見萬物相互捲入的波動世界觀(隱纏序)
- 穿越人際關係的幻象,從迷戀走向真正的相遇
- 重新理解時間與空間,找到屬於你的節奏和維度
五大模塊,十二個章節
一場「世界觀級別的演講」
Part 1:懸浮的坐標——開端/掙扎/意義貧困
【1】消失的開端與緊張的空氣
【2】量的統治:繁華世界中的無錨之人
Part 2:凝視界面——技術/語言/認知
【3】劃破界面:手中的世界,眼前的宇宙,意念中的萬物法則
【4】編碼深淵:AI與意義的雙重空洞
Part 3:存在的結構——現象/命運/本體
【5】質的囚籠:於肉身之中觸碰世界邊緣
【6】顯與隱:命運紋理中的目光與記憶
【7】深淵一瞥:望穿世界之膜
Part 4:人之境遇——愛欲/自我/她者
【8】異性與愛欲:男人之中的女人,女人之中的男人
【9】翻轉自戀:一種後反思的自我和解之道
【10】她的時空:面容、愛撫與母體中的相遇
Part 5:朝向未來——技術/藝術/生活
【11】泰然任之:人的機器,神的技藝
【12】終章:壞世界裡的好生活
她們說












關於我

湯質
《湯質看本質》節目主理人
全網粉絲超百萬,播放量超兩千萬
曾任500強外企培訓師、互聯網公司高管
擅長對複雜課題展開系統闡釋,專注於哲學、語言學、認知心理、自我發展等領域
出版書籍《關於說話的一切》豆瓣評分8.6分
適合人羣
- 對技術、愛欲、自我與他者關係尋求理論解釋的人
- 渴望超越表面生活,追求精神成長的人
- 能將理論與個人經驗相聯繫的深度思考者
- 對哲學、精神分析、批判理論有基礎了解的人
- 熱衷複雜概念探討和跨學科研究的人
不適合人羣
- 尋求具體生活指導或快速解決方案的人
- 偏好簡單明了的知識,對理論思辨感到不適的人
- 對西方哲學和精神分析較爲陌生的人
《人間攻略1》之後的三年間,有很多新鮮的感悟,審視之後,又覺得不值得拿出來浪費你們的時間。
也許我在等一個時機——等到這個世界出現某種顛覆性的變化,等到我們的生存境遇發生根本性的改變。
不久前,AI降臨。技術將要摧毀人類存在的根基的同時,人類的自戀與執迷亦達到前所未有的頂峯。
時機到了。